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唐朝好地主 > 第1435章 捅破天

第1435章 捅破天

    南阳韩家曾经与洛阳长孙家联姻,也算是得势一时。只不过如今新朝,长孙氏被放逐,韩家也算是失去了最大的靠山。


    韩瑗原为颍川县公,封地在张北的北方,位于一个叫狗泊的湖泊旁。朝廷改封韩瑗为宁边县公,其封地也就叫宁边县公国。


    依着狗泊边,百里封地。


    封地不算大,又在阴山北麓。


    历晋、隋、唐三代,或隶鲜卑,或附契丹。


    过去一直是游牧民的牧场,因为境内有狗泊这个大湖,还有一条旋流河,清流湍急,在这里拐弯向东注入另一个大湖,因河水在拐弯处有旋涡,故名旋河。


    这里干燥少雨,但是地下水丰富,而且还有湖有河,因此水草丰盛,并且也能种植一些抗旱的糜子、谷子,或者是土豆、玉米这些。


    这里距离张家口四百里,距离幽州八百里。


    天苍苍、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


    韩家得到这块封地,到如今也经营了差不多十年时间。


    这十年里,他们在这里从无到有修建起了一座城堡,用土夯制而成的土堡。


    动用家族财富,招募了不少移民,也前后买来许多奴隶,在这里建立了牧场。也建立了屠宰加工厂,皮革羊毛加工厂等。


    将公牛公羊等宰杀晒成肉干,制成肉松,把牛奶加工成奶油、奶皮子等,还加工牛羊皮,把牛羊毛加工纺织成地毯、毛毯、毛线、绳子等。


    他们的城堡里还开设了一些商铺,收购一些游牧民的牛羊皮毛药材等,也出售许多中原的商品。


    十年间,从无到有,在这塞上,倒也初具一些规模。


    韩家的城堡有支三百人的卫队,领地里也有了几千人的人口。每年的收益其实还可以,尤其是韩家这些年一直还在暗中搞走私。


    向漠北的游牧部落出售一些敏感物资,比如军械铁料等。他们这些买卖避开朝廷,完全就是走私行为,并不纳税。


    今年张超代唐,长孙被拔起,韩瑗也从兵部侍郎职位上下来。


    赋闲在家的韩瑗,在朝廷的税官开始向韩家征税的时候,韩家不但对税收账目做假账,偷逃税款,而且还找各种理由拒不缴税。


    在塞外呆了段时间,这韩瑗似乎还真的以为自己就不归朝廷管辖了。


    其实韩家就算如实纳税也并不多,毕竟朝廷只是收的税而已,还只是三分之一。韩家经营的封地,大头收入并不是靠税,而是靠他们经营牧场、贩卖皮毛、酥油肉干,以及贩卖中原的商品所赚的利润,税相比于他们直接经营所得的利润,不过两三成而已。


    就这两三成,他们自己还拿了大头。


    可韩瑗就是不想给。


    过去上交给大唐朝廷的税,他也一直是各种偷漏,但朝廷对此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。


    而现在,朝廷却并不想纵容他。


    入冬的塞上,早已经降过了霜。


    早上起来,地上白茫茫的一片。


    开始打霜后,草也开始枯黄。


    每年这个时候,宁边的牧场也开始大肆屠宰牛羊,以免得入冬后缺少草料掉膘。


    以前草原上的牧民,到了冬天大肆屠宰牛羊,只留下一些母畜和小羔崽,可要是遇到大雪,依然会冻饿死大量牲畜,损失巨大。


    不过现在,宁边的牧场每年都会种草,收获的草料存储起来。也会有过冬的圈,能防寒挡雪。


    宁边的几千人口,本身则主要靠中原购入的粮食生活,也会吃些牛羊奶等。韩家甚至如许多分封在漠南的诸侯一样,还从南面的中原地区购入高粱、大豆等饲料。


    甚至会买中原的一些商家的青储饲料。


    韩瑗看着奴隶们正将一头头肥壮的公牛公羊宰杀,满意的点头。


    这些该死的奴隶们做事还是挺努力的,不过就是太贵了,买一个不便宜。


    今年的活牛羊价格又跌了,如今这个季节,来收牛羊的商人减少了许多,就算收,价格也远不及从前。


    直接卖生牛羊给他们,还不如自己屠宰。


    这样还能更充分的利用,牛肉可以晒成肉干,加工肉松,也能做成肉罐头。连骨头都能卖,皮可以硝制出售,也可以再加工成皮靴或皮衣。牛毛能做绳子毯子,羊毛则能纺成毛线,卖的更贵。


    韩家养的马很少,主要是养牛羊。


    马如今不值钱,养起来却花费更高。中原现在不缺马,往马比养牛养羊太不划算。


    不过近年中原的奶肉、皮毛等的需求却是越来越大,到了秋后天气凉爽的时候,也是每年草原各地大量向中原贩卖牛羊的时候。


    那些经验丰富的牧人,能够一次赶上几千上万的牛羊沿路南下。直接把活的牛羊送到幽州,然后在那里运上船,沿运河南下。或者运到津门,在那里坐海船运到沿海各地。


    虽然这样运输牛羊,死亡率不少。


    但这些折算在成本中,还是能够接受的。毕竟活的牛羊运到中原地区,还是更受欢迎的。


    但让韩瑗不太满意的是他们家的封地离幽州有八百里,这个距离不算远,但相比于其它许多诸侯,这就有些远了。


    距离每远一百里,牛羊的收购价格就要跌许多。


    都是分封到塞外的诸侯太多了,这些鬼地方,每年降雨很少,干旱少雨,种植粮食是没前途的,只能是办牧场。


    可养牛养羊的人多了,什么都降价。


    如今一匹普通挽马的出场价,都不到五贯钱。一头壮牛,才卖两贯。就算到了中原,一头牛也不过五贯左右。


    过去许多人一辈子都吃不到牛肉,贵族之家也不敢说经常能吃到牛肉。


    可是现在,汉京的牛肉,一斤不过二十文钱左右,这个价格低的贩夫走卒都能经常割个半斤一斤牛肉打打牙祭。


    光靠牧场,收益是有的,但不算多。


    韩家这些年赚钱,主要靠的是他们家的一个地下军工坊。走私铁料过来,然后加工成刀剑铁甲等,再秘密走私到漠北去贩卖,靠着这个,韩家这些年倒也确实还算赚的不少。


    “公爷,那位刘御史又来催税了。”


    一名管事过来禀报。


    听到御史二字,韩瑗就一脸不快。二十出头的毛小子,乳臭未干,居然也敢天天来找他不痛快。


    本来韩瑗对于朝廷来的人,都是例常给他们点好处,然后大家都好。


    可是这次来的几个御史,一个个比一个脾气臭。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,又臭又硬。


    那监军御史天天盯着他的三百卫队。


    就三百个人,有什么好盯的?朝廷给他的兵额是三千,但他这封地总共不过几千个人,他要那么多兵做什么?兵不要钱养吗?


    就这三百兵,他都是分成几班轮值,然后平时不当值时是他的牧民,要去放牧牛羊的。


    最讨厌的还是那监税御史。


    一来就查账,他让人送去一袋子金币,足有百枚,结果被原样奉还。他咬牙又加了一百,结果还是被送还了。


    还让人带了句话,再送,他就要上交朝廷,并举报他行贿。


    韩瑗无奈,只好让人给他账本。


    本以为这账做的滴水不漏,可这王八蛋硬是天天在那里查,结果还真让他查到些问题。


    然后紧咬着不放了。


    韩瑗对这个刘御史的反击也很简单,他找各种理由拒不缴税。


    既然这人是监税御史,那他的任务就是为朝廷征税,然后征不上税,他自然就是失职。


    他想迫这人低头妥协。


    只是他明显低估了这人。


    “姓刘的又有什么事?”


    刘御史是个举人,还是国子监里读考中的举人。一般来说,能在国子监里读的,不是勋戚贵族官员子弟,也是地方士族豪强子弟,没点身份是进不去的。真有几个穷学生,那也基本上都是那些贵族官员们的穷亲戚,并不是真正一点身份都没有的。


    刘御史有个舅舅是个五品官,靠着舅父的关系,品学兼优的他得以举荐进入了国子监深造。


    在国子监读时,他参加了科举考试。


    虽然没能高中进士,但起码也是个举人。


    二十多岁的他响应朝廷号召,先入仕为试吏,然后再一边从仕一边准备以后再考进士。


    在京城衙门里干了两年,如今成为了御史。


    监察御史为从八品职,但他们这种则是检校御史,相当于见习御史,只有从九品,算是实品里最低一级,仅比流外的吏员们高一点。


    不过就算是从九品,刘御史也是做的很认真的。


    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还是抓到了这位韩县公的不少问题,本来只是偷逃税,结果现在成了抗税。


    一本奏章送御史台,现在这事已经捅破天了。


    刘御史心情是激动的。


    大华现在他这个级别的检校御史有近两万个,但要想到御史台,就得在两万个同僚中拼过九成九的同僚们,才有机会去。


    “韩县公,御史台刚发来命令,让韩县公随某一起京一趟。”


    刘御史看到韩瑗过来,立即面带着微笑说道。受了这家伙几个月的气了,今天终于舒畅了。


    “御史台召某入京?何事?”


    “自然是关于宁边县公纳税的一些问题,御史台要听你当面解释。”


    韩瑗脸色变的很不好看,想不到这点破事,居然还捅到御史台了。8)


    完美破防盗章节,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(uc书盟),各种任你观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斗罗之自律的魂兽 科技系统闯荡异世界 全球轮回之我通晓所有剧情 诸天视频混剪:盘点震撼名场面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火影:开局一键强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