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唐朝好地主 > 第1448章 太子

第1448章 太子

    耽罗。


    十几年前,这还仅是一个受百济约束的藩属小岛。岛上一群野蛮人,过着很原始的生活。


    后来张家从大唐皇帝手里得到这个岛做为封地。


    岛上蛮夷们的宗主屁话也不敢说一个,老实的把岛的宗主权交给张家。张家向来喜欢以德服人。


    张家一面接收了岛的宗主权,一面跟当时的百济谈了几个大单子。这些外贸单子让百济的王室和贵族们大赚了一笔,于得乎,连被迫让出耽罗岛的那点不快,也完全抛诸脑后了。


    百济王甚至此后派人主动的询问张家。


    说他们没海的岛很多,虽不如耽罗岛大,但离百济近啊。


    张家推辞了几次,推辞不过,便花了点钱,再加了几张贸易单子,勉为其难的收下了百济拱手送出的几个岛。


    从始至终,不论是大唐还是百济又或是灞上张家,都没人有问过耽罗岛上那些土著们的意见。


    他们的那个王,谁也没有当做一根葱。


    张家其后派出了舰队登岛,宣布耽罗岛从此为灞上张家所有。岛上的蛮夷,也从此成为张家的领民。


    张家给岛上蛮夷在内陆圈了一块地给他们继续过日子。


    然后就开始了对耽罗岛的开发。


    他们先了建设了港口码头,修了城堡,然后在这里建成仓库商铺等,使之这里成为了张家商船队对东海三国的一个贸易转口港。


    运往三国的商货,很多在这里入港停岸,然后分批转往三国。从三国收回来的商品,往往也会在这里先中转一下,然后再运回中原。


    与东海三国的奴隶贸易很兴盛。


    耽罗岛上也就成了一个极大的奴隶中转站,修建了许多奴隶营地。


    而同时,张家往三国出售的商品中,牛马牲畜也是一项大宗商品。不管是新罗还是百济又或是倭国,对优良战马的需求都很大,对耕牛挽马的需求也是极大。


    张家从旅顺或登州满载着牛马渡海,将耽罗当成一个很大的转运港。


    耽罗因为转运牲畜,这里甚至成了一个巨大的牧场,岛上到处都是牛马。


    因这转运贸易之利,耽罗岛也成为一个很繁华的岛,商港繁华,岛上满是奴隶和牛马,甚至开辟了许多耕地,种植了许多粮食。


    沿岛海面上,也更是渔船点点,捕鲸船、捕渔船遍布,也把耽罗岛当成了一个极好的母港。


    到后来,张家甚至把许多手工商品的加工作坊,直接在耽罗岛开设分厂,利用那些奴隶就近加工,然后再销往三国,降低成本,赚的更多的利润。


    正是在这种模式下,耽罗岛从原先一个很荒凉的海外大岛,日渐变成了一个十分繁荣的商业转口贸易港,甚至还成了一处挺繁华的手工商加工基地,还是一个渔粮产地。


    简直成了渔米之乡,商业大港。


    连百济新罗倭国等商人,近些年都不断的过来贸易。


    岛上的奴隶市场,甚至垄断了与三国的奴隶贸易。奴隶换牛马,换丝绸,银铜换铁锅铁农具等,更是兴盛。


    去年底。


    朝廷开始对三国华人撤离,撤离的华商多数都没马上回国,而是撤到了耽罗岛上。


    而耽罗港也并没因此停歇,甚至越发的繁华。


    因为原先三国的贸易港,现在因为华商的撤离,而变的格外的萧条,华船也不过过去依靠贸易。


    华船不去贸易,但还没有禁止他们来耽罗贸易,因此原先三国各个港的贸易,一下子几乎都转移到了耽罗。


    耽罗港一下子繁华了数倍。


    张璟是在年后抵达的耽罗港,他从平壤过来。


    此前他一直在平壤,做着征讨三国的全面部署,会见东征十万兵马的将校们,与他们沟通进攻的计划,甚至是各种后勤补给等等。


    当一切都准备妥当,张璟就离开了平壤,乘船直抵耽罗岛。


    耽罗靠近百济,距离新罗和倭国也近,张璟把自己的东征大本营设立在这里,也更有利于指挥。


    尤其是这里就算到了冬季,也并不会有港口结冰封冻等问题。


    “耽罗港确实很美丽,这里的海跟琉求一样纯净,天和吕宋一样的蓝。”


    薛仁贵笑着道,“耽罗还出乎意料的繁华热闹呢,谁能想到,这么一个小岛,如今居然有不下二十万人口,简直不敢相信啊。”


    “联通东海三国的商贸,这港岂能不富不繁华?”张璟在琉求呆了两年,对于工商的认识还是很深入的。


    无商不活。


    说到底,耽罗能有如今这繁华,与张家的投入是离不开的,更与这里紧邻东海三国,占据在重要航线上离不开。


    转口贸易,让这里脱胎换骨。


    “这地方漂亮的过份,等征服三国,到时我一定要在这里买一块地皮,然后建一庄舒适的庄园,得空的时候就来这里晒太阳钓鱼和游泳,一定会非常的舒服。”


    “你现在就可以啊。”张璟笑着说道,他在这岛上也是有不少产业的,送个庄园给薛仁贵这位师兄毫无问题。


    薛仁贵却摆手。


    “无功不受禄,臣可不敢收受。”


    李璟是储君,他是臣。


    但他不是东宫臣子,因此身为张超的门生,虽然与张璟关系较熟,可此时却也不敢公然收受太子的赠礼。


    一套别墅庄园值不了多少钱,他薛仁贵现在好歹也是堂堂实封国公,没有必要贪婪这点。


    若是让人弹劾一道,说他结交太子什么的,那他真是有嘴也说不清楚。


    张璟对薛仁贵哈哈大笑,聪明的他明白薛仁贵在拒绝什么,也不强求。


    诚如父皇对他所说的,不必心急,不必担心,好好去历练,等他做好准备,以后,自然会传位给他。


    张璟现在也没想着要怎么结交重臣,网罗势力。他还年轻,没到那个时候。他现在手下也有自己的一群伙伴骑士,有自己的东宫臣属,他经营好自己的那个小班子就好。


    “殿下,各路兵马都已经准备就绪。如今天气转暖,春回大地,我们是否该开始发动进攻了?”


    “华商撤的如何了?”


    “基本上都撤回来了,还有极少数没走的,也是些与夷人通婚,在那边有家有口的。”


    “三国现在什么态度,依然还要负隅顽抗到底吗?”


    “这些人,有如夜郎自大,一直以来都是井底之蛙,他们看到的天,以为还就是只有井口那么大的一片呢。虽然他们也清楚我大华的强大,可却还心存着一些侥幸,以为三家联合一起,就能抵抗的了我大华,甚至还幻想着要夺取高句丽故地呢。”


    “确实是井底之蛙。”张璟冷笑。


    “如果一切已经准备妥当,那么就按照我们的预定计划进攻吧。”


    海风还很冷,张璟穿着皮袍站在那,冷冷的下达了进攻的命令。


    大华帝国复兴二年,春。


    朝鲜战争开始。


    半岛西南,百济国都百济城。


    王宫。


    百济第三十代王,百济武王扶余璋躺在病榻上听着将军们的禀报。


    “大华太子、东征元帅已经移师耽罗岛。”


    “大王,大华这次是认真的,十万兵马,水陆并进,我们是第一个目标。”


    “大王,我们打不过大华的。”


    百济王脸色苍白,双眼浑浊。


    “我们能坚持多久?”


    “大王,华军一旦展开进攻,会直接从海上进攻我们百济城,我们根本抵抗不了。”


    “能坚持多久?”扶余璋依然问。


    “三个月。”一个将军道。


    旁边立即有人道,“一个月都坚持不了。”


    “你们想办法坚持三个月,新罗和倭国都会来援,我们一定能击退华军。”百济王道。


    百济王虽然看着就只剩下了一口气还在吊着,可只要还有一口气,就没有人能够改变他的决定。


    众将退出宫殿。


    一将在宫门前长叹。


    “三个月?三天只怕都坚持不住。”


    一群百济将军都沉默不语。


    不少将军是曾经在唐灭高句丽之战中,加入过战争,与唐军一起并肩战斗过的。他们可是亲眼见识过唐海军的强大,更知道他们的攻城火器之猛烈。


    高句丽那些坚固的城池,在唐军面前也是毫无抵抗之力。


    百济城虽是百济国的都城,可这城也有一个大弱点,就是靠海太近。


    这让全面继承了大唐的华国军队,能够直接乘风破浪而来,在华国与百济城之间,那是毫无障碍。


    扶余璋还在幻想着新罗和倭国的军队来援,可将军们却清楚,他们根本赶不及。


    “呜!”


    号角声吹响。


    警钟长鸣。


    将军们站在王宫的石阶上震惊的抬头远眺。


    临高远眺,远处的港外,白帆点点。


    “华军!”


    “华国海军来了!”


    一艘又一艘的战舰,就从那蓝天白云之下突然出现,跳跃在那碧海之上。


    数以百计的战舰,许多都是四桅五桅的巨大风帆战舰。


    有些将军,连忙掏出千里镜观望。


    “炮舰!”有人惊呼。


    “起码二十条炮舰!”


    随着这几声惊呼,诸将如坠冰窟。


    数百艘战船,而且起码二十艘的炮舰,这么强大的军力,百济城估计连一天都守不住了!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斗罗之自律的魂兽 科技系统闯荡异世界 全球轮回之我通晓所有剧情 诸天视频混剪:盘点震撼名场面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火影:开局一键强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