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可他们后方呢?只剩下二十万人。」赵令行沉声说道:「我倒是想要看看萧元京想要玩什么花样,一个玩不好,可是要引火自焚的。」
……
秦鸿林率领这三十万大军运粮,其实也颇为忐忑,五十里虽远,但也很近。
若是三沙镇要出兵,派遣骑兵牵扯之下,恐怕他们会死伤惨重。
可幸运的是,三沙镇竟没有出兵阻挡的意思。
傍晚时分,三十万大军,分成两批,各自进入了燕格城和黄沙城,将粮食补充。
叶良平和一众将领,听闻粮食到了,心里也是重重的送了一口气。
如今粮食短缺,军中一天只吃两顿,一顿干的,一顿稀的。
若是还没有粮食到,最后就只能全部吃稀的,然后断粮。
继续持续下去,恐怕军中要出现譁变。
还好。
粮食来了!
黄沙城大厅内。
秦鸿林身穿铠甲,大步的走进了大厅内。
叶良平和军中的这些将领,自然是起身相迎。
「世子,可算是等到你了。」叶良平脸上带着笑容,问道:「携带而来的粮车,够吃多久?」
「足够六十万大军吃上两个月了。」秦鸿林沉声地说道。
「这样的方法,我们早该想到的。」一个将领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。
叶良平则是摇头:「镇亲王在后方坐镇,赵令行恐怕忌惮,才想要多观察观察,毕竟现在的局势,就算给我们粮食,也只能多支撑一段时间,无法改变根本。」
「更何况这样的方法,恐怕只能用一次,想要来回继续运粮,赵令行岂会坐视不理?」
是啊,在场的人忍不住点头起来。
这批粮食的确是解了燃眉之急,但也仅仅就是这样了,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却是难以办到。
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,秦鸿林带来的这三十万大军,也陷在了这两座城池之中。
想要回后方,赵令行自然不会让他们回去。
秦鸿林说道:「我这里,有来之前,镇亲王给我的锦囊,说有方法。」
说完,秦鸿林急忙拿出锦囊,打开一看。
随后,他脸色巨变了起来。
也明白了为什么萧元京为何之前如此郑重的吩咐自己。
因为,这上面的方法,几乎是违背正常的军事常识的。
「怎么了?」
叶良平等人好奇的问道。
「你们看吧。」秦鸿林苦笑了一下,随后将手中的这张纸条递了过去。
在场的将领一看,脸色皆是大惊。
这封信上写道:秦世子,到达黄沙城后,率三十万将士,带十日干粮,奇袭,杀入齐国,粮草不够,便抢,马匹不够,便抢。
在赵令行攻下燕京之前,你能攻下齐京,我燕国便可活。
否则,则亡国。
赵令行必然会进攻燕京,我会拼命拖住他,就看,你和赵令行谁能更快攻入对方的京城了!
在场的人,看着这上面的内容,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。
这是一场豪赌,赌的是两国的未来。
而萧元京,想要用二十万大军抵挡赵令行手中的百万大军?
这几乎是不给自己活路了啊。
秦鸿林脸上带着苦笑,难怪让自己看到这封信后,无论如何,都一定要遵守军令。
这样豪赌,胜负,关系着两国的未来!
第1718章 巨大的变化
因为这个命令,几乎是违背军事常识的。
这不是小规模的军队突袭。
小规模军队突袭,几千人,甚至一两万人,携带十天干粮,一路上边杀便补充补给没有问题。
但这可是足足三十万大军,若是食物短缺,三十万大军,直接就会崩溃。
「要不然多带一点粮食?」一个将领沉声说道:「三十万将士,只有十日干粮的话,恐怕……」
「不。」秦鸿林重重的摇头了起来:「我应该明白镇亲王的意思了。」
「带十日粮食,将士为了活命,才会不顾一切的沖向齐京。」秦鸿林忍不住将手中的纸条给紧紧的捏住。
要知道,马匹不可能供应三十万大军。
没那么多的马。
绝大多数的士兵,只能靠一双腿。
若是粮食充足,筋疲力尽之下,恐怕这支大军会失控。
但食物不够,想要活命之下,只能是奋力杀向齐国,才能有活命的机会。
「传我军令,我所携带来的三十万大军,每人携带十日干粮,然后黄沙城外集结!」秦鸿林大声地说道。
传令官迅速跑了出去,叶良平脸上带着浓浓的忧色,他定睛看着秦鸿林,道:「秦世子,你这一去,怕是凶多吉少。」
秦鸿林并未多说什么,他看了一眼手中的纸条,苦笑道:「若是顺利,恐怕能彻底解了我燕国之危。」
「倒是王爷你和镇亲王二人,要用手中的五十万大军,挡住赵令行的百万大军。」秦鸿林道:「多多保重。」
「恩。」叶良平重重的点头了起来,随后从大厅内拿出一壶烈酒,他斟满一碗烈酒,道:「这碗酒,就当我为世子送行了。」
说完,他拿起,一饮而尽。
城外,三十万军护送完粮食过来后,根据命令,每人写到十日干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