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九零小夫妻的渔民生活 > 第179章 时限任务之鹅颈藤壶

第179章 时限任务之鹅颈藤壶

    她是幼稚了一把。


    但也是基于小林的态度和服务热情。


    而且对方还真提供了她们有需要的信息。


    也就十分钟,看了图片和面积介绍的表舅表示想去养鸡场实地看看。


    半小时后,两人回来,石青青已经和赵丰年商量好想要买楼下的。


    首付的钱够的,生活的钱也是够的,赵丰年的摊子铺得不算大,所以流动资金也是够的,最后决定再去楼下看一眼没问题就选楼下的。


    原本他们租住那边就是奔着周围的配套去的,二十五万的房子也是觉得两三年内不出意外能凑全。


    小林一下子做成了三单。


    其中一单养鸡场,一单石青青楼下房子,还有一单是租赁的,是新市场比较靠近边缘的店面,两个店面一个可零售可看品,另外一个店面就是做成办公室和接待室。


    估计这三单加起来的佣金,足够让小林在这个店面出一次风头了。


    当然,石青青一家现有的流动的钱和积蓄都掏出来,还欠了十六万。


    表舅没找信用社借,是赵丰年主动借了两万帮他们一步到位。


    借条是湘儿和妈妈一起来,交到石青青手上的。


    行,这样相当于欠款十四万?


    石青青叹了一口气,她这边有点不好放在明面上的钱,大概两万,这可是为了养孩子留的不能动。


    房东不知道怎么得知了石青青他们买下了楼下的房子,过来问那他们还要续租吗?


    石青青说底子耗光了,还要攒钱装修。


    房东看着自家的房子被布置得更加温馨更加便利,觉得便是再加两万估计也能卖出去,等以后他们搬走了自己可以按照印象重新恢复成这样。


    而且石青青他们把房子打扫得很干净,因此特欢迎石青青夫妇继续住下去。


    等养鸡场那边的事情安排妥当,旧厂房也就成了赵丰年他们的专属库房了,卫生彻底收拾了也做了消毒后,他们重新规划了旧厂房的使用,还把恒青农贸的牌子也挂上了。


    多余的地方,赵丰年是打算培育一些菌类蘑菇,还去大学城附近招了两个学农林的大学生,开的工资不高但是管吃管住而且如今这个行业也不是很热的专业,两个准毕业生倒是接受度极高。


    石青青来看过一回,提供了一些塑料布,顺便给大家又送了一次加餐小海鲜套餐。


    两个大学生还得到了石青青送的厚皮笔记本以及两套书桌,以及一台电脑。


    电脑如今不是特别稀罕的东西,好些大城市的小康人家都配备了,但是这么个旧厂房还是做农贸的竟然也安装了电脑,不得不说属于高配了。


    这么一摆弄,以后他们也是有专属工位的,有电脑查资料还有柜子专门放资料和个人物品,两人一口一个老板娘叫得格外热忱。


    那不高的工资也不是事儿了。


    赵丰年那边最忙的半个月过去,石青青又把孩子一放,做任务去了。


    她盯上的第三种经济价值高的贝类是鹅颈藤壶,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鬼爪螺、佛手螺,主要生活在海流交换较为频繁的礁石缝隙里,对水质要求很高,生长缓慢,肉质脆爽,味道鲜甜,蛋白质含量丰富,


    想要获取个头大一些的鹅颈藤壶,要面对礁石和海浪的磨难,很多外国人因为这项工作失去生命,哪怕是石青青心里也觉得忐忑。


    但好在她有海获商城,定位的点危险性太大她可以直接扭头就走,选择去安全一点的礁石群,跟当初抠海蛎一样抠藤壶。


    速度上区别也不算大。


    石青青劳作着,越抠越觉得这东西长得就不像吃的,看起来跟有毒的似的,当初不知道谁是第一个吃这,还发现其鲜美的。


    一片礁石就敲下来六十多斤。


    时间已经到下午四点,她早上吃得有点晚,这会没吃午饭也不觉得多饿。


    在这里钓了一会螃蟹章鱼大虾啥的,时间就来到了晚上。


    她传送回渔村旁边,回家收拾了一下院子的卫生,次日一早还去吃了芋圆瘦肉汤。


    空间的芋圆瘦肉汤消耗得差不多了,她干脆买光了芋圆和瘦肉,人家刚开张就能关店……


    “别放太久。”老板提醒道。


    石青青说跟她老公一起工作的工人多,一人分一碗就吃完了。


    上午九点继续出海,又挖了五十斤,任务是够了。


    晚上回来好好睡一觉,次日又去了芋圆店。


    老板:……今天,还包圆?


    “是,麻烦你了。”石青青递过去一个有盖的大桶。


    人家帮着一起拎到路边,公交车到市里面的时候,赵丰年开着车在等了,之后一桶吃的分下去,果然一人一大碗就没了。


    石青青自留一小锅,给楼上送了几个芋圆尝尝。


    结果徐心怡婆婆介绍了个味道差不多的,而且家里小吃种类也多的小摊,石青青去吃了一次,从此隔两天就去屯一些在小仓库里。


    这家摊贩的老两口做得一手传统的闽味小吃,儿子儿媳单开一个面线糊摊位,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。


    石青青去的次数多了,两家人都特别待见她。


    废话啦,送钱的人谁不喜欢。


    后来再想屯,直接一个电话提前报备,人家第二天就会多备很多料。


    石青青自己能复刻出那些煎蛋肠头酥肉小鱿鱼之类的配菜,但是那种碎碎的面线糊的浓稠度和他们特制的料酒是无法复刻的,喜欢这口味道还是来买比较好。


    于是再一次出海,石青青直接就有灯盏糕、面线糊可吃了。


    任务交了,但是这个东西的价格是在本地也很高的,所以石青青连壳带肉一起扣下来攒在小仓库里,这一次回来直接活生生的带着一批去市场上卖。


    虽然没有竞争力,但是价格比较高,一开始还没人看。


    石青青犹豫着要不要降价的时候,来了一个白皮肤的外国人,他惊喜的看着石青青这临时摊位,仔细辨认过后还鲜活的全都要了。


    五百人民币一斤,他还觉得很便宜一样。


    最后石青青摊位上就剩下一点点,被一个砍价好几次却不买的老头用一半的价格买走了。


    那老头临走前还露出终于等到了的表情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斗罗之自律的魂兽 科技系统闯荡异世界 全球轮回之我通晓所有剧情 诸天视频混剪:盘点震撼名场面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火影:开局一键强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