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天晚上不止府城这边有情况,周边的县也有人四处逃窜,后来牵一发而动全身,这么牵出了一大串。
此事一起,皇帝便是更加笃定了要将赵国和姜国收回来打算,朝廷已经进入了调兵遣将阶段。
所以,众人都说徐将军其实就是来打先锋的。
这事宁桃前两天参加诗会,也听师兄们讨论过。
这种政事怎么说呢,他们讨论是讨论,但是学生之间的消息还没有那么灵通。
其中还有许多偏差。
再加上,这年头还没有实现谈论自由,所以讨论的深度不怎么直接,反而引经据典的特别多,换句话说就是自行体会。
那时候,他也没太当真,只是从中体会了几点文章如何写才更吸引人,在他那浅薄的用词之下,能拿到高分。
今日听大牛这么一说,瞬间就紧张了起来。
东临府果然不是块好饼。
如果不出意外,今年的乡试,甚至明年的几场考试,怕是都与这样的题目有关了。
想到此,宁桃翻出小本子,又在后面记录了起来。
时政考试的时候还是占一定比例的呀。
见宁桃要学习,大牛把东西收拾起来,也提笔开始给二狗写信,把宁桃提议买地种植蘑菇的事情给说了一下。
心里有了点底,宁桃最近看书和学习的方向就又缩小了一定的距离。
甚至还把自己的想法和宁林他们讨论了一二。
赵子行道:「这确实是一方面,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怕是要往经济和民生方面发展。」
不过他们不是一个省的。
乡试的时候考题撞到一起的机率不是太大。
现在大家能把目标缩小到这几个范围,已经很不错了。
牛子渊悠悠道:「不是我泼凉水,你们这一个从军事,一个从民生,一个经济,你们算算,还有什么不沾边的?」
这等于没缩小多少么。
王大笑道:「话是如此,大家心里有谱就好了。」
牛子渊道:「我倒是给你们提个醒,最近丝绸之路已经开始重启了,至于海运方面,怕是也不太远了。」
不过这种题目,怕是乡试不太会出。
但是会试就不一定了。
宁桃不禁有些惊讶,「老牛,你该不会还打算明年参加会试吧?」
nnd,这简直太欺负人了。
他连县试都没过呢,他倒好,一二三四五全跳过去了。
牛子渊摆摆手,「不会,我是冲着六元去的。」
众人:「切~」
跟学霸没什么好聊的。
宁桃都差点被这货给气得自闭。
宁桃没自闭之前,四月底还是回了趟家。
大包小包带了一大堆的东西。
这次回来,除了要量体裁衣,后半年参加王大的婚礼和宁香的订婚宴之外,范家来人了。
跟宁林议亲的那位范四姑娘和范二姑娘,在母亲与兄长的护送下来了东临府。
所以,他这次回家要多住几天。
十三岁的宁林还有点不好意思,扭捏的走路都差点顺拐了。
宁桃好笑地凑上去,小声逼逼:「你能不能表现的自然大方点,万一人家四姑娘觉得你是个拐子,那可就难办了。」
宁林伸手把他的大脸推开。
「我就是有点紧张。」
他小时候跟着宁少源去过范家几次,也跟四姑娘玩过。
当时的范家是他们家怎么也高攀不上的。
宁林性格内性,不擅言辞,但是也懂得审美的,范家的姑娘都长得好。
而且书香世家,无论是小子,还是姑娘,每个人走出来,气质都与旁的家不一样,当年他不知道,现在倒觉得大概那样就是底蕴吧。
是他们家人身上从来未有过的感觉。
就是很吸引人。
这两年在父母为他相看姑娘的时候,他多少有想过那位可爱的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四姑娘。
但是他知道,自家的身份还是差一些。
却不曾想,范家主动提出要与他们家联姻。
宁桃倒是不在意四姑娘长啥样,反正又不是他媳妇。
而且宁少源与他说好了,至于以前范家人把两兄弟名字搞错这事,谁也不许提起。
宁桃道:「我听说范二姑娘也来了。」
她在生意上的天分可是极高呀。
大牛先前还想跟吴家套近乎,从中学点什么来着,一听说范二姑娘来了,顿时把目光给转移了,还说什么范二姑娘嫁不出去,他不嫌弃她年纪大。
他们两人强强联合,这才是王道。
宁林道:「嗯,还有范大公子一併来的。」
这次来据说三皇子妃还给父母捎来了许多东西,史家人此刻也在宁家。
车子才到巷口,就被堵住了。
宁桃奇怪道:「怎么回事?我们家又宴客还是啥的?」
东桂嘆息了一声,「都是来与范家攀关系的哎!」
范老爷子可是帝师呀。
如今范大老爷又是众皇子的老师。
范家以前在京都,他们攀不上,不过这次来东临府,一个个总得拿出点诚意,在这当中刷刷存在感吧。
宁林道:「瞧见没,这就是人性。」
比起宁少源这个知府公文下来的时候,还要人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