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们是只考一门语文,再加入旁的学科就觉得受不了。
他是从n门过来的,倒是感觉这科目考得少了。
不过正因为科目少了,所以录取方面更艰难了。
>_<
第三场是策论。
这一场倒是没有改革。
宁桃审了半天题,才搞清楚,前半句最早的出处和后半句的出处。
结果写了一半,猛然惊觉后半句不是他理解的那样。
而半句与后半句结合在一起,意思就大不一样了,所以找到出处一点用处都没有。
所以前头写的初稿全被推翻了。
再仔细一审题,好么,政治、历史、时事、地理,甚至天气人物都有了。
我国的文字真是博大精深,一句话正着读,反着读,读一遍,读二遍,读个千百遍,意思总归有所不同。
再这么一想,思路就清晰多了。
洋洋洒洒写了两三个时辰,最后又修修剪剪,补补添添,晚上再睡一觉,清理下思路,第二天继续改。
这么一来,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把终稿弄好。
最后抄上去时,还改了一些文字与顺序。
饶是如此,他把卷子交上去,一颗心也是七上八下的。
说不上来的感觉。
前两场,他觉得自己挺淡定的,可最后一场,整个人都紧绷了起来。
出了考场,明明又累又饿,可一闭上眼睛,一颗心就忽上忽下的,到了后来,他索性泡了个澡,把自己的策论默了一份。
带着去找林大老爷了。
林大老爷是正经进士出身,在翰林院还待过几年。
后来谋了个外放的差事,干了几年之后,因为母亲身体不好,便辞了官回家照顾老人,至今都未从新出去,反倒是在家里打起庶务来了。
平时没事的时候,会去府城讲讲学,在经义和策论方面,挺权威的。
倒是大儿子前几年中了举人,明年打算参加会试来着。
宁桃刚把晒好的文章收拾起来,才喊了小武要出门,守门的小厮跑了进来道:「二公子,我们家大老爷来了。」
第99章
宁桃忙放下的手中的东西迎上去。
双方一碰面, 林大老爷笑道:「今日最后一天,我听说有许多人已经交卷出来了,过来瞧瞧你。」
宁桃把林大老爷请进屋里, 让小武倒了茶,道:「我也正想去找舅舅呢,须得麻烦舅舅帮我看看这篇文章可有什么问题。」
他关键是初稿改了两三次,心里改着改着就没底了。
林大老爷接过他递过来的纸,仔细瞧了两遍, 大手拍在桌上, 哈哈笑道:「好好好好!」
宁桃:「……」
林大老爷道:「我瞧着问题不大,只待放榜了。你别担心, 你这文章思路清晰,即写明了历史事件, 又引申到了如今的形势,还把人物的背景与经历写到了, 光是这几点已经很不容易了, 且篇幅占的又不多。」
宁桃微微松了口气。
林大老爷道:「你哥哥和表哥他们还没出来?」
「出来了刚到家。」
宁桃出来的算早得了, 宁林和王大比他慢了个小半个时辰,王三刚到没一会。
估计三人还在泡澡呢。
林大老爷道:「今日十五, 我在家里备了酒席,你们一会一起过来吧, 你表哥他们今日也回来了,咱们一道热闹热闹。」
林大老爷想了想道:「你可不能推脱,今日必须过来,你那几位表兄妹们你还没见过呢。」
话都说到这份了, 宁桃更不好意思拒绝了。
林大老爷见时间还早, 让他赶紧回去休息休息, 晚上再派车来接他们。
有了林大老爷的保障,宁桃算是一颗心放进肚子了。
上床后倒头就睡。
还是小武和东桂两人把他给喊醒的。
宁桃迷迷糊糊地抬头,看了一眼屋里跳动的灯火,倒头又要继续睡。
小武忙从后面撑住他道:「公子,林家的马车在外面等有一盏茶时间了。」
宁桃脑子还是没转过弯来。
小武道:「您忘了,今日十五,大老爷说请您和大公子他们一道去林家过节。」
宁桃哎呀了一声,忙穿好鞋,换上小武给他准备的衣裳,紧赶慢赶收拾好出去已经戌时三刻了。
也亏得今日中秋节,戒严的时间往后推了推。
到了林家,林大老爷领着大家先给老太太请了安。
这才给宁桃介绍了林家的几个孩子。
林大公子已经二十五了,孩子都能打酱油了,宁桃来的时候得亏带了几个红包,给大公子和二公子家的孩子每人一个,又给年纪比他小的几个弟弟妹妹一人一个。
不过宁桃自己也是收了红包的。
老太太的,大老爷和二老爷的。
认完亲,一群人坐在院里赏月饮酒吃东西。
宁桃发现林家过节的气氛特别的浓厚。
不像他们家。
不对,打他有记忆起,好像就没怎么过过中秋节。
跟老太太在一起的时候就两个人,吃个月饼喝个桂花茶就算过节了。
再后来守孝三年,基本上的节都是免了的。
后来他去书院读书了,一家人东奔西走又没法安定下来,除了春节,其实极少能聚在一起的。
宁桃正在感慨长这么大头一次这么隆重地过中秋节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