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大人没想到,他拒绝的这么干脆,哈哈笑道:「好好好!」
宁桃:「……」
老梁跟他想的似乎不太一样。
宁桃没看帐本,梁大人也没难为他。
接下来的事情就好玩了些,宁桃跟着众人一道游了梁家的园子。
每一处地方,每一个建筑都有梁大人对梁夫人的心思在心里,连宁桃都羡慕的不要不要的。
到了一处八角亭。
梁大人特别得意道:「这座亭子可是有些来头的……」
是前朝工部尚书迟大人的手笔。
宁桃本来正在瞧两只互琢的小鸟,结果就被这句话给吸引了。
立马睁大眼睛看了过去,还不由的往前走了几步。
钟妃的毓庆宫他是进不去,但是有这么一个迟大人手笔的亭子,他觉得还是很可的。
亭子从外头瞧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外,但是走近了仔细一瞧,就能瞧出其中的不同之处,尤其是榫卯结构上。
有些地方远处看着像雕刻而成的,但是你近了一看就能发现,那是用不同的榫与卯组合在一起,造成的一种视觉效果。
梁大人见宁桃看得仔细,笑道:「小宁大人也对迟大人的东西感兴趣?」
宁桃点头,「大人,小子能否在这里多待一会。」
梁大人道:「没问题,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吩咐梁成便是。」
宁桃道了声谢。
从包里翻出纸笔,将亭子的细节处给画了下来。
边画边拆,甚至还动手找了些小棍拼了拼。
梁大人派人来瞧了两三次,他都在亭子里,手里的纸已经用了十来页了。
茶没喝,点心没吃。
简直不要太认真。
跟宁桃一起工作了一个多月的张大人笑道:「梁大人别理他,小孩子家对什么都好奇,最近才借了本迟老所写的营造册,如今正是入迷的时候。」
梁大人笑道:「像小宁大人这样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。」
尤其是在京里。
见惯了那些勛贵人家的纨绔,养尊处优书还没读好的官家子弟,这种努力做好一件事情,认真钻研的孩子显然十分稀罕。
张大人眼皮跳了跳。
和杨大人互看一眼,随后打着哈哈道:「他就是这种人,一根筋无趣的很。」
杨大人:「……」
你有点过了啊!
宁桃花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才把亭子的结构图给画好。
完事后,又围着亭子看了一下周围的地形。
地形上倒是没什么特别的,他这才收拾东西,与一直侍候在一旁的梁成道了谢,再一看太阳,心头一跳不好意思道:「实在对不起,怕是耽搁您时间了吧。」
梁成道:「没有,没有,小宁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只管说。」
宁桃道:「能不能借我个梯子,我想上去瞧瞧。」
如果里面的雕花都是用木头拼成的,那么亭子上头的瑞兽是不是也极有可能是用木头拼成的。
梁成:「……」
宁桃在梁家算是收穫颇多。
迟大人的巧思,都在旁人想不到的地方。
关键的是他除了拼装之外,还会运用一些小的机巧,别看亭子小,他爬上去时就瞧出来了,每条边上都有一个小小的按钮,他顺手一按,就听见亭子发出了一阵沉闷的声音,随后几条捲帘从上头垂了一来。
因为年代久远,捲帘已经被晒化了,用一碰大片大片的往下掉。
饶是如此,梁成也被惊得一愣一愣的。
梁大人自打买下这块地,建了庄子之后,这亭子就没动过,一直以为这是一个普通的停子,谁知道上头居然还有机巧。
>_<
宁桃去参加归园,找出了迟大人所建的那所亭子的机关,一时间轰动了整个京都。
皇帝批完摺子,听惠公公这么一说,顿时来了精神。
「看不出来,他对建筑这么有兴趣。」
惠公公道:「听说是张大人推荐给小宁大人迟大人所写的营造册,他便看得入了迷,到了归园听说那亭子是迟大人的手笔。」
「饭也没吃,就在亭子里检看了。」
皇帝好笑道:「他要是知道了毓庆宫是迟大人的手笔,不得把宫给拆了。」
惠公公笑道:「还真别说,他怕是早想来瞧,只不过内宫进不来而已。」
「老梁这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。」
皇帝禁不住一阵感慨。
据说宁二毛,这几日已经去过归园三次了,每次虽然都在亭子里面趴着,可多少也跟老梁打过着呼了。
一来二去,便见了传说中的梁姽姑娘。
梁大人以前在工部待过,后来又去了礼部。
梁姽小姑娘又是老头老太太捧在手心里长大的,不管是古礼,还是古建筑都略懂一二,于是在宁桃第二次去时,小姑娘刚好跟老梁在下棋。
见宁桃拿了厚厚的图纸扫了一眼,发现是他们家的亭子,立马便来了精神,和宁桃还探讨了一二。
还推荐了宁桃不少的书籍。
在宁桃看来,简直跟赵子行一模一样的存在。
百科全书呀!
在宁桃准备第四次再去梁家看看亭子时,就听小武道:「公子,咱们今日还是别去了吧。」
真是太晦气了。
京里现在都传开了,宁桃要与梁姑娘订亲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