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孙听他的,这特么要把他往死路上逼吧。
言官参上几本,他以后还要不要做官了,更何况他们家现在还挂着事呢。
人家再一联繫,别到时候一家子跟韭菜一样让人给割了。
王大人不好意思道:「瞧我这嘴,出了名的不会说话。」
宁桃缓缓道:「既然不会说就少说。」
王大人少说也比宁桃大十来岁。
被他这一句给堵得脸瞬间就成了猪肝色。
宁桃看都没看他,继续道:「王大人若是为了皇孙好,那就收起不该有的心思。」
史家还没上位呢。
就开始蹦哒了。
这以后还得了?
更何况,这位还不是真正的史家人,反而是妹妹嫁给了史大爷。
王大人胸口起伏,想骂回去,可又不好得罪宁桃。
宁桃道:「行了,王大人送君千里终须一别,我家也快到了,咱们就此别过来吧。」
说完,不待马车停稳,便跳了下去。
小武在外头都听到他的话了,下车后也不敢多问,两人一前一后迎着风雪往回走。
到了家,宁桃越想越不对劲儿。
史家现在还在守孝。
所以,太子这事怎么样都跟他们家压根就没关系。
手伸的这么长也不怕以后出事。
秦先生见他回来后就心事重重的,让人把饭摆好了,索性也坐到对面拿着筷子戳了几下,道:「怎么了?今日上朝感觉不好?」
宁桃把遇上王大人的事给说了一下,默了一会道:「您说,我要不要给史家提个醒,就算是他们嫌弃我多管闲事,也总不能看着他们……」
得了,这下子感觉他自己手太长了。
宁桃讪讪地闭了嘴,低头啃玉米。
秦先生上次收拾衣裳时,见他屋里有料子特别好的。
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小皇孙送来的,而这其中还有袜子是史青凝亲手绣的。
当时秦先生心里就咯噔一下。
不过,他和宁少源商量过后,都不看好史家。
主要还是因为史家将来可是国舅,不管史姑娘人品如何,皇亲国戚这样的婚事还是别沾的好。
这跟王大娶了史家一个远房亲戚的女儿那是不一样的。
史青凝可是未来皇帝的小姨。
多少双眼睛盯着,这样的亲事也不是说秦家和宁家攀不上。
只不过不符合秦家找媳妇的初忠。
这阵子出了事,史青凝安心在家里待着,也没去太子府,更没跟着小皇孙一道上课,秦先生以为这事就淡了。
不料今日他居然操心起史家的事了。
秦先生在心底嘆了口气,「我知道你与史家几位爷在一起读过书,按理说他们还是我的学生呢,不过这事咱们别管。」
宁桃点头。
秦先生顿了顿又道:「你好些日子没去千松寺了吧,这次腊八节咱们一道去吧,也好上个香添些香油钱,也算是行个善积点德。」
「你干娘最喜欢喝腊八粥了,咱们得自己熬上两锅。」
宁桃:「……」
宁桃第二日去衙里。
半道上就听人在议论,昨天晚上,史三和史四两兄弟带着妹妹一道进宫求见皇孙了。
表明了自己一家人对于要给太子葬礼加成那种事情不知情。
他们家人今年都在家里守孝,本来着回东临府的,因为小皇孙的原因才留了下来,如今怎么会在这件事上添乱。
那些打着史家旗号的人,他们真的没与之见过面等等……
总之给自家摘得干干净净。
此事一传开,而那些吵着要给太子葬礼加成的大人们,纷纷闭了嘴。
宁桃也暗自松了口气。
接下太子的事便顺利多了。
而小皇孙因为不给父亲在这个时候加成的事,反而赢得了一支持的声音。
一眨眼距离太子的去世就过去了一个来月,百姓已经解除了禁忌,不过宁桃他们还得坚持两个来月。
宁桃还没等来腊八节,倒是他爹要出京了。
宁少源在赵州待了三四年了,本来想着再过去待三年。
不料,今年给他重新安排了个地方——扬州。
宁桃一听,慕了。
这地方据说千百年来都特别的繁华,是人人都争着要去的地方。
而且比赵州大了不少,不过品级么倒是没动。
宁少源还有点不乐意,说什么那地方不利于王氏养病。
宁桃嘴贱,随口来了一句,「您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。」
宁少源伸手就抽他,「你懂什么,年纪越大越不愿意挪地方,你以为仇大人不想进京?在那个位置如今都待了九年了。」
「那是因为他年纪大了,不乐意挪动了。」
年纪大的人总喜欢旧物,喜欢旧的环境,喜欢旧的人……
宁桃一直觉得他爹年轻。
可是仔细一瞧,这才发现他爹鬓角都有白发了,平时头发梳得好瞧不出来。
可今日他在家不出门,就懒散着随便挽了个髻,这白发就特别的明显。
宁桃一时语塞。
宁少源拍了拍他,好笑道:「一个大男人的怎么跟个姑娘似的,动不动就伤春悲秋的,帮我叫一下你干爹,我有事与他说。」
宁桃知道他要说的还是他的婚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