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桃只能说岁月催人老啊。
这才几年,族里就去了好几位老人,那可都是瞧着他长大的。
再想想已经有些神智不清的王老太太。
宁桃只觉得心头发苦。
祭完祖,他还特意去祖坟跟老太太唠叨了大半天。
把这段时间经历的好的,不好的都给老太太突突了。
离开时天已经黑了。
宁棋问他,「咱们还在二狗哥家住吗?」
「不了,住客栈吧。」
宁棋嗯了一声,想了想道:「要不咱们把老宅给修了吧,以后回来还有个地方住。」
宁桃双眼一亮,搓搓手道:「这主意不错,我最近跟秦老爷子又学了点造房子的东西,刚好在咱们家实验一下。」
宁棋:「……」
算了,等于我没说。
宁桃请假的时间不多。
在老家只待了五天。
这五天,还包括头一天去王家的那一天,再往后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。
去县学看了鼓教谕和先生们,还有许多认识的师兄一起聊了会。
知道县学的教育依旧不太能上得去。
现在别说他们县学了,就是整个棉城教育也不是很行。
先生的水平要么就是秀才,要么就是挂末尾的举人,考了很多次没中进士,最后心灰意冷才放弃的。
和彭教谕仔细一探讨,宁桃才发现,不管是他们省,还是邻近的几个省,教育水平都不太好,而且这几个省都没有书院。
三大书院,都集中在东边那一带。
宁桃道:「要不咱们也办个书院?」
杨柳县的位置还好,属于三省连接的三角地带。
如果有个书院,那么吸引来的学生会更多一些,起码周边的几个府的学生都会过来。
彭教谕道:「办书院哪能那么容易。」
寒山书院刘家办起来已经好几百年了,传到今日才有了这样的成就和地位。
紫金书院更别说了,创办书院的可是帝师,还有皇帝题名。
除了长天书院时间久些,剩下的哪个不是从前朝至今了。
所以,他们要办书院,除了拿得出手的人牵头之外,还得需要资金。
宁桃:「……」
确实目前没这个条件。
除非他日子不过了,破斧沉舟把手上的银子全给突突了。
两人正说着,新任知县曹大人来了。
原先的杜大人因为范家的事立了大功,如今已经升迁了。
新的知县是年前才走马上任的,宁桃回来因为事情有些急,还没来得及过去。
刚才听彭教谕说了几句曹大人的事,年轻有为,一点也没有世家子的坏习气,反而一来就勤勤恳恳的。
如今一见面,忍不住乐了。
「师兄!」他跟景玉坤混的时候一起吃过饭,还替宁桃讲过题。
当时曹大人也在翰林院来着,那时候宁桃还没中举人,如今一眨眼,都过去三四年了。
曹大人也乐了:「看到邸报时,就想着该不会是你吧。」
现在一见面,才知道还真是。
曹大人上上下下打量了宁桃一眼,笑道:「比起前两年,又长高了不少。」
显得他和彭教谕更矮了。
宁桃被他一说,还特意垫了下脚尖,被曹大人给捶了一下。
彭教谕见两人如此熟悉,便笑着把宁桃说想办个书院的事提了提。
曹大人道:「这个想法不错,我可以先写信给知府大人问问,看看上头的意见,如果可以,咱们这可算是大好事。」
他刚来,还挺愁业绩来着,前任来的时候杨柳县穷啊,结果前任运气好,宁桃他们的合作社一起来,立马带动了本县的经济。
杜大人这一跃就成了知府,眼馋了不知道多少人。
他来这里,就知道工作有点不好干呀,稳扎稳打的过去也不是不可。
可他还年轻,还有更大的雄心壮志。
现在宁桃这个提议,简直给他面前的混沌噼开了一道缝隙。
曹大人又跟宁桃聊了一些细节。
若真是建书院的话,那么选址他想争取在本县。
资金方面,希望朝廷能下发一部分。
省里、府城,再加上县里,差不多钱就足够了,只要能找到好的先生,这事就成功了一大半。
而且杨柳县交通方便,不愁没有生源。
曹大人说干就干,临走时,非让宁桃等他晚上一起吃饭。
宁桃笑道:「曹师兄性子还是这么着急。」
彭教谕道:「急脾气好呀!」
要是真办了书院,他感觉自己的位置也能挪一挪。
宁桃直到第四天,才有机会去合作社看了看。
上次二狗跟他提了一下,要把合作社扩大经营,不料爬上山头,二狗一比划,宁桃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。
约等于,目前附近这几个村子的地盘都成他们的了。
二狗道:「什么叫咱们的呀,只是与咱们合作了。」
因为他们村的村民跟着他们合作都赚了钱,邻村的早就蠢蠢欲动了,一听说二狗要扩大范围,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挤破头来他们这里报名。
说什么,把地卖给他们都行。
最后,一统计他们附近沿着山脉而居的几个村子都入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