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桃送给他一个贊。
掌柜汇报完情况就回去了。
原先宁桃让小武去永安书局找掌柜要米,学生们还以为他与掌柜认识,岂知,掌柜过来说话跟个下人似的,一群人就忍不住边喝粥边嘀咕了起来。
白公子是从京都过来的,知道宁桃与永安书局的关系,再加上他刚才一来就和宁桃打着呼,于是,不一会周边就围了不少的人。
白公子是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!
方公子起先还有点别扭,直到看到米是宁桃找来的。
竹筏是宁桃做的,就连自己这条命也是靠竹筏和府学的学生救的。
那份愤青的心思,一时间就淡了不少。
跟着一群学生也开始哇啦哇啦地八卦了起来。
「宁大人看起来这么年轻,不知道成亲了没?」
关键是比他看起来年轻。
白公子道:「还没呢,不过已经被圣上赐婚了。」
说到此时,白公子有点飘飘然,嗯他在京都读书还是有个好处的,起码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第一手消息。
方公子知道的还要多一些,不过大部分都是诋毁宁桃的,于是本来想畅所欲言的他,看到学生们说到宁桃时,一个个精神抖擞两眼放光的,只得把话给咽了下去。
宁桃这边又陆陆续续的在接下来的两天里,接了几百人。
二千斤的米也就支持了三四天。
好在雨停之后,河道也通着,水渐渐便退了下去。
有些人能回家的就陆陆续续的离开了。
城里到处一片泥泞,要清理这些东西还需要不少的时间。
宁桃晚上躺在床上思来想去,还是把梁姽给他的信给拿了出来。
他和梁姽认识的时间不长也不短,小姑娘除了有点傲气之外,似乎还好吧,可能有才华的都属于这种类型。
他一边胡思乱想,一边把信给拆开了。
两页纸,一页还是空白。
另一张纸上只写了四个字——万事小心。
宁桃心里咯噔一声。
梁姽给他的信与他想像中的内容完全不一样。
看来是他自作多情了,而小姑娘只是出于道义给他提个醒儿。
宁桃觉得老脸有点发红,早知道就该把信早早拆开。
他这次可差点被活埋了。
不过说来也奇怪,到底是谁闲得没事找他的麻烦,一向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梁大人都能知道,而他这边却半点消息也无。
说起来,他让小孙去挽江也有不短的时间了。
挽江离这边不是太远,如果有可能,小孙会到这边与他汇合。
他们出京没多久就给京里去信,让从戏子那班开始查,按理说应该有消息了,不知道能不能在这个月寄过来。
宁桃终于在来余川的第六天见到了传说中的北余巡抚顾大人。
顾大人这次是来给他们送粮食的,也顺便和宁桃碰个头,库里的粮已经见底了,城里的铺子能拿出来的也拿出来了。
所以,就看宁桃这边什么时候能把米送过来。
宁桃这几天忙,还真不知道具体情况。
小武道:「掌柜昨天差人送来消息,信鸽已经把信送到飞回来了,杨柳县离余川也就五六天的路程,坐船的话会更快,所以最多再过四天就能把米送过来。」
没联繫邻近几个府的书局,就是估摸着他们受灾了,对方也不好过。
顾大人也是这个意思,所以都没好意思让下头的府城接济他们。
宁桃道:「大人手里的米能支持多久?」
「应该够了,不过现在最缺的还是药材。」
药材那玩意,不能泡水,不能受潮,还不如米粮呢,就算是泡了水,也可以晒干了继续用,只不过是味道没以前的好而已。
更何况,磨面的时候也是需要把粮食过一遍水的。
所以这方面倒是不太影响,只要不发霉不发芽,都还是好粮食。
但是药材那就完全废了。
宁桃把自己前面例的药材单子给他看了一下。
顾大人笑道:「看来老夫是杞人忧天了。」
宁桃道:「大人是为国为民。」
顾大人和宁桃聊了一些关于救灾的事情,又急急忙忙走了,没提一句宁桃上次让田先生带的话。
送走了顾大人,宁桃一回身就瞧见府学的两个学生在一旁交头接耳。
宁桃道:「有事?」
两人立马胀红了脸,「能不能麻烦大人帮咱们讲讲题。」
宁桃道:「哪一方面的?数术或者营造方面的我行,文章就马马虎虎了。」
「数术方面的。」
宁桃道:「行,走吧!」
两人立马握拳做了个加油的动作,宁桃好笑地摇了摇头。
明明府学很多学生都比他年纪大来着,结果跟他说话的时候,就和小学生见到老师一样,又紧张又激动。
第156章
宁桃上课还是老规矩,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学生,让对方提问自己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答。
现在下头的学生,除了府学原来的, 还有一些外地过来赶考的,原先还觉得自己来得太早遇上了天灾。
到了此刻,一个个心态转变的非常快。
有句老话叫什么来着——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
学生一多,层次就更不一样了, 解答问题的时候, 再顺便把内容需要的扩展问题讲上几句,如此一来, 一个时辰下来,也没回答几个同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