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桃拿了条被子递了出去。
老董连连道谢。
他也是走得急,只记得跟儿子两人轮换着驾车了,却忘了多带点保暖的东西。
宁桃道:「别客气,柱子哥睡着了,上半夜我跟您一道,咱们聊聊天什么的,下半夜,让大牛和柱子哥一道。」
老董愣了好一会。
宁桃不大的身子已经挤了出来。
顺手递给老董一个肉饼。
这肉饼是王家一个姓景的厨娘最拿手的,据说是家乡的吃食。
不过王二老爷喜欢吃,家里的几个孩子也喜欢,所以厨房天天都有新鲜的。
走的时候,王氏把剩下的全给端走了。
老董望着手中的饼,一时间说不出话来。
他赶了这么多年的路,还是头一次,主家给被子的给吃的。
宁桃见他只看不吃,以为是想给儿子留着,于是便笑道:「我们还带了不少,一会柱子哥醒了,再给他吃。」
老董哎了一声。
用力咬了一口,此刻马车已晃晃悠悠的上了一条山道。
宁桃自打来到这个世界,每天早睡早起的,鲜少有熬夜的时候。
也亏得,老董年轻的时候,走过镖,后来年纪大了,便就近接些活,养家餬口。
去过不少的地方,路上也遇到过许多奇闻轶事。
宁桃瞪大眼睛,听得特别入迷,到了紧要关头还会捧上几句,两人聊着聊着就进入了后半夜。
这么一换班,宁桃躺在车上,倒是有些睡不着了。
翻来覆去了不知道过了多久,似乎听到了外面有鸡叫声。
一睁开眼一夜过去了,按老董的话,如果不出意外,还是能追上的。
可惜很不巧,一路上走走停停,紧赶慢赶,还在是没赶上,到了第六天,傍晚时,总算是进了新州城。
宁桃这一程,走得可算是挺辛苦。
一路上看了好几齣的热闹,不过也更让他意识到,这年头,活着不容易。
医疗水平的低下,造成了许多人一场风寒就没了。
交通的不便利,造就了许多人与家里联繫不方便,再加上社会发展落后,经济不行,许多家庭生病了都捨不得看大夫,运气好抗过去,运气不好,只能等死。
说来说去,都是社会问题。
宁桃抱着他在小溪边捡来的石头,晃晃悠悠地想都会自己到底为什么穿越呢?
真的要像之前想的那样,这辈子混吃等死么?
还是该像家里人希望的那样,好好读书?
读书是肯定的,至于他能做些什么,宁桃一时间又想不出来,他这身份,说好听点官二代,说不好听点,随时都能被打回原形。
硬的他碰不了,软得他不忍心。
唉!
宁桃无奈的吐了口气,突然发现,马车已经停了下来。
宁香道:「行了,抱着你的石头,下来吧!」
他这才发现,他们已经到了新州县的衙门口,前面一直听说新州县富庶。
比起旁的县大了不少,仅这衙门就比他们老家气派多了,衙役一听说,他们是宁少源的儿女,立马就将人给迎了进去。
宁桃抱着他的石头,小心翼翼的跳过门槛。
跟他爹一对眼。
宁少源下意识的就挑了下眉。
「爹!」宁桃反应快,抱着石头,极为热情地喊了一声,「我给您带了鱼,一会咱们吃鱼。」
他嘴上挺欢喜,但是怀里抱着个大石头,实在走不动。
模样看起来挺滑稽。
宁少源脸黑了黑,问道:「你们怎么来了?」
问完,才瞧见老董正和柱子,带着两名衙役搬东西。
心里咯噔一下。
一边和老董打着呼,一边让人把东西先搬到他住的地方。
宁少源来了不过也才三天,这三日就住在衙门后头的院里。
衙役直接抱着东西往后走去。
宁少源看了一眼,明显瘦了的女儿,又瞅了瞅怀里抱着不明之物,脸上挂着傻笑,但能感觉出来,特别吃力的儿子。
宁香怕他骂宁桃,忙道:「娘让我们先过来的,她说她还需要在京都再待一段时日,陪陪外祖母,她听说寒山书院若是错过了入学时间,还需要再等半年,就让我带着弟弟先过来了。」
宁少源噢了一声。
心说,果然有事。
此刻宁桃已经挪到了他的跟前,笑盈盈道:「爹,您最近是不是没好好吃饭,看着都瘦了……」
「……」
宁少源一看这小子这表情,就知道怕是真有什么事。
于是顺手拎过宁桃怀里的石头道:「这是什么呀?从哪弄来的?还挺沉?」说着,另一只手拎住宁桃,「走,先去后头休息会,有什么话一会晚上再说。」
宁桃见他拎得随意,心惊胆颤道:「爹,慢着点儿,我那石头可宝贝得很!」
宁少源见他包得严实,自己又拎得重。
一到手,好傢伙,果然不轻。
一直想着,这孩子是拿了什么千里迢迢来找爹,么好,居然是个大石头。
宁少源抽抽嘴角,默默地低头看了他一眼,「拿这个做什么?」
「腌酸菜用的。」
宁桃还没开口,宁香在一旁幽幽地说道。
宁少源:「……」